4月26日是“世界知識產權日”,25日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《2018年重慶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》白皮書。白皮書透露,2018年重慶法院共受理一、二審知識產權案件10435件,其中新收一、二審知識產權案件10007件,同比分別增長67%、72.8%,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9926件,結案率為95.12%。受理案件數量連續三年位居西部地區前列,新收知識產權案件中以著作權糾紛案件居多。
“從整體情況看,重慶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受理數量呈持續高速增長。”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專委夏紅麗介紹。受理的案件中,新類型案件數量也呈現增多的勢頭,涉及多個國內外知名公司。新類型案件包括時間戳等電子證據的認定、行為保全中“損失難以彌補”的把握、惡意注冊商標的判斷、商業秘密保密性的標準等;既涉及來自美國、法國等的國際公司,也包括力帆、重慶小康等本土知名企業。
白皮書還透露,新收知識產權案件中以著作權糾紛案件居多,占比為86.3%。其中,涉KTV音樂電視作品著作權侵權案件數量大、調解難。
“KTV經營者向集體管理組織繳納許可費用後,其曲庫中包含有未加入集體管理組織的權利人的音樂電視作品,該類權利人遂起訴KTV經營者,要求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。”夏紅麗說,2018年重慶法院共受理該類案件5109件,審結5037件,結案率98.6%,判決結案1801件。
此外,白皮書披露專利、技術合同等技術類案件增長快。2018年重慶法院共受理專利糾紛、技術合同糾紛案件673件,同比增長109%。
據夏紅麗介紹,為有效應對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新形勢、新要求,重慶市法院及時調整案件管轄範圍,助推類案智審平台建設,持續推動審判質效提升。
2018年12月24日,重慶兩江新區人民法院(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民法院)掛牌成立,明確了自貿區法院案件管轄範圍為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轄區內,訴訟標的額500萬元以下的普通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。自貿區法院成立後通過重點加強對平行進口、貼牌加工、跨境電商等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審理,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等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務保障。
白皮書還透露,2018年重慶市大力加強智慧法院建設,借助“知識產權糾紛類案智能專審平台”分步實現網上立案、批量化立案,自動生成相關法律文書,實現要素化、信息化審理,提高審判效率,促進知識產權審判與智能化深度融合。